原文鏈接:http://gx.people.com.cn/n2/2025/1111/c390645-41408180.html
8590am海洋之神藝術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深入探索將新時代偉大變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系統構建“載體創新、方法革新、場景重構、價值內化”的四維融合體系,形成“創作驅動、課程拉動、平臺帶動、技術推動、實踐能動”的五環聯動機制,打造了特色鮮明的美育思政育人品牌。
強化政治引領,聚焦載體創新,創作驅動強根基。學院黨委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連續五年獲評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獲評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圍繞“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大主題,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出新‘藝’·創新求變建新‘術’”“藝周思享繪”等品牌活動,持續推動藝術創作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連續十年舉辦“發現雁山—廣西美術作品展”,展出300余幅高質量作品,生動展現時代變遷與文化自信。依托設計學、藝術碩士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承擔國家級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50余項,科研成果實現多領域轉化應用。打造“可可小愛”系列公益廣告品牌,承接龍勝建縣70周年慶典服裝設計等多項重點文化項目,實施農特產品包裝、鄉村墻繪等50余項服務工程,榮獲學校脫貧攻堅專項集體“記功”獎勵,彰顯以美育人、以藝潤心的使命擔當。
突出組織保障,創新方法路徑,課程+平臺雙賦能。堅持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探索“黨支部+教研室+科研團隊”協同機制,“一融雙高”戰斗堡壘更加堅強,獲批首批廣西高校示范黨建品牌、全區“強國行”團隊和科研項目立項。依托“藝術與思政同行”系列課程群,構建“課堂—展廳—網絡—社會”四位一體教學平臺,面向全校開設《美術鑒賞》等20余門公共藝術課程,年均舉辦美育講座與展演30余場。建成“兩館兩廊一空間”美育實體平臺,累計接待師生與社會觀眾逾18萬人次,線上線下觀展人次突破25萬,構建“處處是課堂、時時可育人”的美育思政生態。依托廣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等10余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將美育融入課程、科研與社會服務全過程。
發揮黨員作用,拓展育人場景,技術實踐促融合。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師生深入鄉村、社區、企業開展藝術服務,設計村徽、農產品包裝,助力鄉村振興。推行“藝院先鋒”示范,黨員隊伍干事創業更有作為。通過動捕實驗室、VR實驗室等新技術平臺,拓展美育新場景。參與設計桂工“五園一苑”“兩廊十景”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并為地方文旅產業提供創意設計服務。學院獲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廣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并先后在省部級人才、國家級一流課程、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獎項等方面實現零的突破;國家級科研項目、入選全國美展作品數量大幅增長,年度科研經費規模擴大6倍,設計學軟科排名進入全國前35%、躍居廣西榜首。
夯實黨建基礎,推動價值內化,實踐能動提成效。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健全黨建與事業發展一體化考核機制。設立“美育思政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和“藝術創作基金”,保障項目持續運行與成果轉化;舉辦廉潔主題藝術展等活動,實現政治建設與文化育人深度融合。近年來,學院獲評多項校級及以上黨建與思政榮譽,作品入選國家級展覽80余件、省部級160余件,發表核心期刊論文90余篇,出版專著40余部。美育成果與思政成效相互促進,藝術育人實踐不斷展現時代風采與教育溫度。
8590am海洋之神藝術學院以十年堅守與創新,通過“四維融合”的系統設計與“五環聯動”的路徑創新,努力推動美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統一,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育人模式,為新時代高校“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鮮活的實踐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