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鴻鵠,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和2004年分別畢業于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和桂林工學院(現8590am海洋之神)環境工程專業,2008年獲廣西大學化學工藝專業博士學位;曾任系副主任、學院副院長、學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等職,現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國家級一流專業負責人,《現代水業認知與探索》首批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廣西區精品課程《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負責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帶頭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負責人,中國水業人物,廣西高校教學名師,中國工程咨詢協會生態環境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第二屆常務委員會委員,廣西生態環保現代產業學院負責人、廣西生態環境科普基地負責人、廣西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首批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負責人,廣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廣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層次人選,廣西高校優秀人才,廣西卓越學者,高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教材與教學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廣西本科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專家,廣西高等學校先進教學管理工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理事,桂林市巾幗建功標兵,桂林市環境保護局環境應急專家庫專家。
曾鴻鵠教授先后指導碩士研究生42名,博士5名。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廣西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中國水業人物”教學與科研貢獻獎等;主持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告·發展與質量》重點項目1項,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項目1項,省級教改教研課題5項,出版教學研究專著2部,主編教材4部。
近年來,主持和作為骨干參加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在內的20余項研究課題。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hemosphere》《Applied Surface Scienc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國環境科學》《環境科學》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引用50多篇。主編出版學術專著6部,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項、國際授權發明專利1項。此外,曾鴻鵠教授先后獲得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2項。
曾鴻鵠教授主持的國家級、省部級項目有: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風險農藥在會仙巖溶濕地系統中的歸趨及其潛在生態風險(51578171)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南巖溶地區農業濕地有機氯農藥分布及其多水塘-人工濕地凈化研究(51268008)
3. 科技部“一帶一路”創新人才交流外國專家項目:重金屬差異暴露行為的健康效應及風險防控(DL2022033003L)
4.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項目:區域性行業廢水治理與用水安全保障(桂教人[2014]7號)
5.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桂科能1598024-2-3)
6.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子項05專題:高排放標準氧化溝處理流程升級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旅游城市周期性沖擊負荷調控技術(2008ZX07317-02-03)
7. 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西部城鎮污水管網系統抗沖擊負荷強化技術研究(教技司[2010]114號,編號210170)
8.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西部城鎮市政污水處理模式下的生物調變機理研究(桂教人〔2010〕65號)
9.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高排放標準氧化溝處理流程升級改造關鍵技術研究(桂科攻0992008-3)
10. 廣西科學基金項目:微氧酸化水解反應機理及調控技術研究(桂科青0640070)
11.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糖蜜有機廢液資源化應用研究(桂科攻059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