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旗幟引領方向,堡壘凝聚力量。自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各二級黨組織在學校黨委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黨建與教學、科研、管理深度融合,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黨建品牌與實踐案例,實現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系統展示基層黨建工作的豐碩成果,迎接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黨委宣傳部特推出【黨旗飄揚】二級黨組織黨建工作成果巡禮系列報道。本專欄將集中呈現各二級黨組織的生動實踐與典型經驗,進一步激發基層組織活力,鼓舞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奮進、擔當實干,共同譜寫學校發展新篇章!
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提升學科建設水平為主線,以優化8590am海洋之神結構為抓手,以增強科研服務能力為引擎,以彰顯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為核心任務,構建“強基、創特、建一流”的人才培育體系,緊緊聚焦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需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的創新人才,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型學院目標不斷邁進。
一、高質量黨建引領,助推學院高質量發展
學院著力打造“紅+綠”黨建品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以傳播生態文明思想為主線,為美麗中國、壯美廣西建設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
學院黨委榮獲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次;3名教工榮獲自治區級、校級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教工二支部獲評自治區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教工支部書記胡金龍榮獲首屆廣西高校黨務工作者基本功大賽公辦本科院校組一等獎;8篇黨建理論文章與60多篇基層黨建工作報道獲人民網、廣西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刊載;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專項子課題、教育部一般項目、廣西社科一般項目等省部級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題5項;民族地區紅色研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等5篇咨詢報告先后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民委、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采納。

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獲新時代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鄭文俊同志獲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

胡金龍同志獲廣西高校黨務工作者基本功大賽公辦本科院校組一等獎
二、挺膺擔當勇前行,學科建設結碩果
以“黨建+學科”雙輪驅動,牢牢把握新一輪學科建設的歷史機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發揚“挺膺擔當、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力求突破”的精神,成功獲批風景園林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實現了學院辦學層次的歷史性突破。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專業評估中,旅游管理專碩(MTA)獲“B+”檔次,創廣西高校所有學科專業評估最好成績。
積極搭建學科交流平臺,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升學院國際化合作辦學水平。

獲批風景園林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馬來西亞馬拉工藝大學、德國柏林技術大學等高校及國際組織專家到訪交流

學院教師赴澳門參加學術交流
三、立德樹人固根本,開創人才培養新境界
學院按照新文科和新工科的要求,堅持“三融一改”的理念和“外語好、懂管理、有技術”的培養目標,用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改造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四個本科專業,走內涵式發展的人才培養道路;實現“強基、創特、建一流”的目標,學科專業建設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通過聯合國旅游組織教育認證;文化旅游產業學院獲批自治區級現代產業學院,智慧文旅與數字景觀實驗教學中心獲批自治區級實驗教學中心;獲自治區級虛擬教研室1個,自治區級基層教學組織2個;獲國家級新農科、新文科、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各1項,獲自治區級新農科1項、新文科2項;學院教師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3項;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廣西賽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獲批廣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通過UNWTO(聯合國旅游組織)國際教育質量評估認證(廣西首家)

獲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四新”項目

羅盛鋒老師團隊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
四、聚力有組織科研,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推動黨建與科研同頻共振,打造智慧旅游管理、漓江景觀資源保育等六大學科團隊,圍繞國家地方戰略需求,凝練研究方向,瞄準制約區域風景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瓶頸問題研發關鍵技術,開展科研項目申報、項目實施管理、學術交流活動等工作,強化科研創新與在地轉化,實現持續高質量產出。聚焦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和廣西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開展社會服務實踐,提升智庫決策咨詢能力。獲廣西社科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國家級科研項目3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3項。

學院教師獲廣西社科優秀成果獎
五、聚焦綜合素質提升,培養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系統推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挑戰杯”“互聯網+”等高水平學科競賽與創新創業活動,取得了良好成績。舉辦了近百場學術講座、科研訓練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紅色故事講解大賽”“科技文化節”“民族風情大賽”等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格調高雅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學生獲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

學生獲第十一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學生獲第十一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
(一審:龍高云;二審:鄭文??;三審: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