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旗幟引領方向,堡壘凝聚力量。自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各二級黨組織在學校黨委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黨建與教學、科研、管理深度融合,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黨建品牌與實踐案例,實現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系統展示基層黨建工作的豐碩成果,迎接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黨委宣傳部特推出【黨旗飄揚】二級黨組織黨建工作成果巡禮系列報道。本專欄將集中呈現各二級黨組織的生動實踐與典型經驗,進一步激發基層組織活力,鼓舞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奮進、擔當實干,共同譜寫學校發展新篇章!
五年來,地球科學學院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擘畫的發展藍圖,銳意改革、團結拼搏、真抓實干、攻堅克難,推動學院各項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再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為學校加快建設高水平理工大學貢獻堅實的地學力量。
強化黨建引領,統攬發展全局。學院黨委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認真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創新構建“五融五到位”1215地學黨建工作模式,有效將黨的政治優勢與組織優勢轉化為學院治理效能和高質量發展動能。堅持以理論學習為先導,充分發揮學院黨委中心組學習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縱深推進“五基三化”行動,2個黨支部成功入選“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個支部通過驗收),充分展現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扎實成效與組織活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加強8590am海洋之神建設,1個團隊榮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1個團隊及1名教師分別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團隊及教學名師;新增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八桂學者等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1人次,人才集聚效應日益顯現。統籌抓好意識形態、民族團結、安全穩定和宣傳思想文化等各項工作,創新推進“清廉學院”建設,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學院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學院榮獲2024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教工第五黨支部成功入選“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教工第五黨支部通過驗收)

“關鍵金屬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團隊及教學名師
筑牢育人根基,提升人才質量。學院黨委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實施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三大工程”,系統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學院先后入選教育部“立德樹人機制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和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將師德師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揚尊師重教、樂教善教的良好風尚,有效激發教師教學熱情,一批教師在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各類高水平教學競賽中表現優異、斬獲佳績。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3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并新增1個本科專業,新增國家一流課程4門,入選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平臺建設與教學研究同步推進,新增省部級教學平臺4個,并榮獲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高級別獎勵。新建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示范性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省部級育人平臺,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引導學生善學樂學,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成效顯著,近五年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年均超過30%,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

學院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院系(A類)

學院2名教師分別獲全國大學青年教師地質課程教學比賽特等獎和一等獎

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被認定為國家特色專業并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

學院獲批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深化一融雙高,擘畫事業新篇。學院黨委緊緊圍繞建設“在地學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新時代地球科學學院”目標,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學科建設實現重要突破,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影響力持續提升。學院堅持“四個面向”,科研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累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等各類科研項目440余項,年均到位科研經費超過2000萬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并成為廣西首家獲得月壤樣品研究資格的單位。學院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積極實施“面向東盟發展戰略”,在資源勘查與礦產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生產應急技術支撐、地球科學科普等方面提供重要技術支持,深度融入自然資源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行業進步與區域協調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世界學科排名前1%

學院獲批“嫦娥五號”月壤樣品

學院教師為“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搜救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一審:李書平;二審;唐麗華;三審;陳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