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機械與控制工程學院實驗室里,趙翩同學正專注地焊板子、調代碼,全身心投入科研項目。為攻克難題,她常泡圖書館,研讀專業資料,從教材到學術著作廣泛涉獵,積累知識,努力構筑屬于自己的科技夢想。
近日,《人民日報》發布《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趙翩作為廣西唯一的本科生入選。她用四年時光書寫了“踏實治學、鉆堅研微、多維發展”的青春答卷,更以科技向善的情懷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趙翩同學個人風采
在學術沃土上深耕不輟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趙翩的學習信條。自高中延續至今的記筆記習慣,成為她筑牢知識根基的重要法寶。每堂課她都會提前坐在教室前排,專注捕捉老師講解的重點、新思路與案例,課后迅速整理筆記,構建完整知識體系,對疑難之處當即向老師請教,力求學深悟透。考試前,她會結合筆記認真研讀課本,串聯知識點,并通過大量刷題強化知識運用能力,檢驗學習效果。
這份“今日事今日畢”的較真與堅持,讓她在學業上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本科前六學期,她以優異的平均學分績點連續穩居專業第一,綜合素質測評也始終名列前茅。不僅在多門核心專業課上成績突出,還順利通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考核,基本掌握Keil5和C語言的使用,熟悉FPGA、ARM等單片機的架構及應用。
面對持續保持優異成績的壓力,趙翩自有“妙招”。她將目標拆解為階段性小目標,每完成一個便給予自己小獎勵,以此收獲成就感,保持學習動力;同時,她還積極與實驗團隊伙伴、學長學姐和舍友交流,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與啟發,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在校期間,趙翩的優秀有目共睹。她榮獲“國家獎學金”“校級特等獎學金”,獲評“十佳團干部”“優秀三好學生”等榮譽,還入選校優秀學生報告團和國獎生宣講團,用自身經歷鼓舞更多學子勇攀學術高峰。而本次入選《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錄》,趙翩也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這是對我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勵。我深知這份榮譽背后離不開學校、老師、同學和家人的支持,會帶著感恩之心繼續前行。”

榮獲2022至2023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

榮獲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在創新浪潮中勇立潮頭
趙翩的身影不僅活躍在課堂,更閃耀于科研賽場。她累計斬獲國家級競賽獎項6項、省級獎項15項,申報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趙翩同學專注投入科研項目
在趙翩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的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基于ROS融合百度地圖的自動駕駛智慧導覽車”項目中,車體機械結構、硬件調試、算法參數及導航控制都是棘手難題。車體在顛簸路面部件易松動,她與團隊小伙伴們通過研究優化設計、更換材料加以解決;面對硬件線路接觸不良問題,通過更換元件來穩定數據傳輸。而算法參數也需要不斷調試。起初,導覽車對復雜環境識別不佳,團隊大量測試收集數據,反復調整參數,提升其環境適應力。導航控制在復雜場景定位和規劃困難,團隊又通過增加輔助傳感器、融合數據、優化算法等實現精準導航。
在這一項目研發過程中,趙翩個人也經歷了從技術空白到突破重圍的蛻變。項目初期,面對完全陌生的技術領域,她通過網課惡補單片機知識,在朋友指導下從零開始學習電路板設計與代碼編寫。當團隊著手搭建項目成品時,機械結構失衡導致導覽車頻繁偏離路線,她與隊友反復討論改進方案,卻始終未能突破瓶頸。
最嚴峻的考驗出現在比賽倒計時48小時。深夜的實驗室里,代碼調試接連出現異常,導航系統頻頻失控。趙翩與隊友徹夜調整參數,面對不斷涌現的新問題,她看著堅持奮戰的同伴,咬牙壓下焦慮繼續攻堅。“連續熬夜的疲憊沒有擊垮我們,反而讓我們更加專注和堅定。”趙翩回憶道。當清晨六點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實驗室,天空由漆黑漸染緋霞,最終迎來破曉晨光,見證著他們將項目報告轉化為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的艱辛歷程。
趙翩的科研實踐始終錨定社會需求脈搏。在以第二發明人身份參與高鐵供電線路分段除冰系統研發時,她通過研讀30余篇專業文獻,解析接觸網結構及覆冰規律,構建分段式短路除冰框架,精準推算融冰時間,致力于為鐵路安全運行提供技術支撐。在省部級大創項目“清‘艓’可鑒-太陽能水域遙控清污船”中,她針對水域污染治理難題,測試視覺系統在不同條件下的識別效果,采集多維度數據優化算法,推動太陽能清污船精準作業。從融冰保暢到碧水守護,她用技術創新回應民生關切,詮釋著“科研的溫度在于回應真實需求”。

在溫暖傳遞中踐行擔當
在桂工校園里,總能看到趙翩步履匆匆的身影。作為學院科技協會副會長和班級班長、團支書,這個工科女生以超乎尋常的行動力,在三年多的時間里策劃組織班級活動20余場,榮獲校級“十佳團干部”稱號。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在寒來暑往間累計完成超過200小時的志愿服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讓這個工科女生在公益路上步履不停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溫暖情懷。在社區志愿服務時,她遇到過小孩拿著損壞的電子類玩具求助。憑借自己在專業學習中掌握的電路知識和焊接技巧,她能快速找出玩具故障,比如線路斷路、零件損壞等,然后動手修復。“看到孩子們拿到修好玩具時的開心笑容,我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也更堅定了繼續投身志愿服務的決心。”
這些溫暖時刻,逐漸構筑起趙翩獨特的公益理念。在“三下鄉”活動中,她注意到留守老人面對智能家電的茫然,目睹了山區孩子對科技產品的渴望。這些鮮活的實踐經歷,正悄然改變著她的科研方向。“在選擇科研項目時,我更傾向于解決社會問題。希望將專業知識與公益事業相結合,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談及未來,她眼中閃著光,描繪著技術賦能公益的藍圖——讓實驗室里的專業知識,真正化作照進現實的人間燈火。

趙翩同學參加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在智造未來中多維突破
當前,趙翩已被推免至東北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面對提問,她如數家珍地列出選擇理由:深厚的學術底蘊、優秀的師資力量、強大的科研實力、豐富的科研資源、前沿的課程設置……這些都讓這所老牌工科強校成為她深耕機器人領域的最佳選擇。
基于對技術演進的敏銳洞察,趙翩將研究方向聚焦機器人領域。她指出,隨著人工智能與傳感器技術的突破式發展,機器人正深度融入工業生產、醫療服務、家庭陪伴等多元場景,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

在自動化專業發展浪潮中,她認為人工智能不僅為領域注入強大算法支持與智能決策能力,更推動傳統嵌入式技術加速迭代。作為工業控制、智能家居等場景的核心支撐,嵌入式系統正從單一邏輯控制向智能感知決策升級——通過集成AI算法,嵌入式設備已能實現圖像識別、語音交互等智能功能,應用邊界持續拓展。
“唯有將傳統嵌入式技術與新興AI技術有機結合,才能緊跟時代脈搏。”趙翩表示,這一融合既是自動化領域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路徑,更是青年學者服務行業進步的必由之路。

談及成長經驗,趙翩也毫不吝嗇地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她的心得——夯實學業基礎,課堂專注、課后總結,遇難題主動求解;科研入門可從參與訓練項目、加入實驗室起步,積累經驗培養思維;競賽備賽需選準方向、提前規劃,注重團隊協作,以平常心看待結果,珍視過程收獲。而趙翩本科生涯中這份以奮斗為底色的青春答卷,不僅是她個人成長的見證,更激勵著更多青年學子以科技為筆、以責任為墨,在時代畫卷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審:孫謙謙;二審:駱靖璇;三審:雷紹湖)